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2011-11-30

在业内数家专业视频网站成功上市之后,视频行业似乎一下子平静下来,VC、PE和媒体们都把眼光转向了诸如团购之类的新兴模式身上。其实,2012年才是中国 “互联网电视元年”,因为三网融合计划即将提速,宽带将免费提高10倍,最高可达30M光纤。网速的飙升,势必会给视频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对于国内刚刚熬过“寒冬”的数十家视频网站来说,如何才能在这个“春天”里迅速成长呢?找准方向是关键所在。在2012年,视频行业必将朝着四大方向前行。

第一方向就是“庖丁解牛化”。一直以来,视频行业都流行着一句话,“视频行业内容为王”。因此,各大视频网站都纷纷踏上了抢购热门电视剧的道路,有些热门电视剧甚至是“独木桥”,成本巨大。每年,各大视频网站在内容购买上的花费都不下数千万,有的网站甚至会花出去好几个亿。

当然,抢到版权是一个阶段性胜利,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下一阶段的营销没做好,反而会得不偿失。因此,视频网站必须要学会“庖丁解牛”,即精细化运营。从热播剧的采买、推广包装,到精细化运营,再到用户视频社交化体验、热播剧内容的跨平台整合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视频网站去精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用户、制作方和视频网站的多赢的局面。

从目前来看,腾讯视频在充分利用众多优势平台的同时,提出了 “大局托管”战略,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腾讯视频不仅获得了用户的认可,《新还珠格格》9.5亿的点播量就是最好的说明,也获得了广告主的青睐,三星、英特尔、宝马、宝洁、多乐士等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广告投放就是证明。

第二个方向就是“网台共荣化”。作为视频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传统电视台不仅控制了大量的片源,也拥有着海量的用户,跟视频网站似乎有着竞争关系。但其实,传统电视台与视频网站除了竞争之外,更大层面的还是互补。而视频网站如果想快速成长,与传统电视台的合作势在必行:一方面,共享片源,拓展内容来源;另一方面,共享用户,增加用户的黏度。只有这样,视频网站才能在飞速发展的视频行业不落伍,而传统电视台也能把影响力轻松的传递到互联网,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作为视频网站的后起之秀,腾讯视频就开创了一个与传统电视台合作共赢的模式,形成了电视台同视频网站之间的双向输出,给用户和广告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

第三个方向是“自给自足化”。视频网站的“自给自足化”,包括自制剧,短视频和UGC等。现在,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都把眼光放到了产业链的上游,积极主动参与视频内容的制作,腾讯视频的《某某某》就是一个代表,并成为传统电视台争相引用的对象。当然,视频网站自制剧的能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的考验。

此外,制作团队、个人工作室等专业机构打造的短视频和用户主动上传的内容,也是“自给自足化”的一种方式,前几年风靡互联网的Youtube就是这个模式的旗手,现在酷6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不过,在国内,这个模式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

第四个方向是“云计算多栖化”。“云计算”的概念已经不新了,但是对于视频网站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更快的编码、转码,更高清的画面,更大范围的存储,更便捷的数据传输,更“多栖”的观看终端,每一个环节都能很好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在这一方面,腾讯视频也已经走在前列,其致力打造的跨终端跨平台云视频服务正浮出水面,覆盖到WEB,PC客户端、各操作系统手机端、各操作系统PAD端,支持多种类型终端异地观看历史记录的保存。

小结:

2012年正式实施的三网融合,必将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对视频行业更是意义重大。国内的视频网站,只有认清视频行业的发展方向,找准自身的定位,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资源,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互联网电视元年”中脱颖而出,创造互联网新的奇迹。目前看来,腾讯视频起步虽晚,但已经超越绝大部分视频网站,走在前列了。

2011-11-29

在业内数家专业视频网站成功上市之后,视频行业似乎一下子平静下来,VC、PE和媒体们都把眼光转向了诸如团购之类的新兴模式身上。其实,2012年才是中国 “互联网电视元年”,因为三网融合计划即将提速,宽带将免费提高10倍,最高可达30M光纤。网速的飙升,势必会给视频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对于国内刚刚熬过“寒冬”的数十家视频网站来说,如何才能在这个“春天”里迅速成长呢?找准方向是关键所在。在2012年,视频行业必将朝着四大方向前行。

第一方向就是“庖丁解牛化”。一直以来,视频行业都流行着一句话,“视频行业内容为王”。因此,各大视频网站都纷纷踏上了抢购热门电视剧的道路,有些热门电视剧甚至是“独木桥”,成本巨大。每年,各大视频网站在内容购买上的花费都不下数千万,有的网站甚至会花出去好几个亿。

抢得《白蛇传》网络首播权的腾讯视频

当然,抢到版权是一个阶段性胜利,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如果下一阶段的营销没做好,反而会得不偿失。因此,视频网站必须要学会“庖丁解牛”,即精细化运营。从热播剧的采买、推广包装,到精细化运营,再到用户视频社交化体验、热播剧内容的跨平台整合营销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视频网站去精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创造用户、制作方和视频网站的多赢的局面。

从目前来看,腾讯视频在充分利用众多优势平台的同时,提出了 “大局托管”战略,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腾讯视频不仅获得了用户的认可,《新还珠格格》9.5亿的点播量就是最好的说明,也获得了广告主的青睐,三星、英特尔、宝马、宝洁、多乐士等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的广告投放就是证明。

第二个方向就是“网台共荣化”。作为视频最重要的来源之一,传统电视台不仅控制了大量的片源,也拥有着海量的用户,跟视频网站似乎有着竞争关系。但其实,传统电视台与视频网站除了竞争之外,更大层面的还是互补。而视频网站如果想快速成长,与传统电视台的合作势在必行:一方面,共享片源,拓展内容来源;另一方面,共享用户,增加用户的黏度。只有这样,视频网站才能在飞速发展的视频行业不落伍,而传统电视台也能把影响力轻松的传递到互联网,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作为视频网站的后起之秀,腾讯视频就开创了一个与传统电视台合作共赢的模式,形成了电视台同视频网站之间的双向输出,给用户和广告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选择。

第三个方向是“自给自足化”。视频网站的“自给自足化”,包括自制剧,短视频和UGC等。现在,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都把眼光放到了产业链的上游,积极主动参与视频内容的制作,腾讯视频的《某某某》就是一个代表,并成为传统电视台争相引用的对象。当然,视频网站自制剧的能力,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的考验。

此外,制作团队、个人工作室等专业机构打造的短视频和用户主动上传的内容,也是“自给自足化”的一种方式,前几年风靡互联网的Youtube就是这个模式的旗手,现在酷6也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不过,在国内,这个模式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

第四个方向是“云计算多栖化”。“云计算”的概念已经不新了,但是对于视频网站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更快的编码、转码,更高清的画面,更大范围的存储,更便捷的数据传输,更“多栖”的观看终端,每一个环节都能很好的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而在这一方面,腾讯视频也已经走在前列,其致力打造的跨终端跨平台云视频服务正浮出水面,覆盖到WEB,PC客户端、各操作系统手机端、各操作系统PAD端,支持多种类型终端异地观看历史记录的保存。

小结:

2012年正式实施的三网融合,必将给互联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对视频行业更是意义重大。国内的视频网站,只有认清视频行业的发展方向,找准自身的定位,充分利用好自身的资源,才能在即将到来的“互联网电视元年”中脱颖而出,创造互联网新的奇迹。目前看来,腾讯视频起步虽晚,但已经超越绝大部分视频网站,走在前列了。

2011-11-22

日前,诺基亚N9启动了由范冰冰“范爷”担当主演的新版广告,“不跟随”的口号也喊出了诺基亚的心声:因为,越来越多的高端用户疯狂的涌到苹果旗下,iPhone已经成为街机,诺基亚渴望能分一杯羹。也许不久的将来,诺基亚手机会变成个性的代名词。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对诺基亚最大的讽刺。

诺基亚一直是靠销量赖以生存的。随着手机市场的不断变化,苹果和谷歌的迅速崛起,昔日的手机霸主已经江河日下,市值也从巅峰时候的2100亿美元降到了现在的250亿美元。当然,随着新战略的明确,诺基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笔者看来,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成功的经验,将是诺基亚卷土重来最好的借鉴,低价智能手机将是最好的武器。

首先,诺基亚的品牌一直停留在“工业时代的手机典范”阶段,虽然做过多次尝试,但效果不甚理想。一方面,对于高端消费者追求“时尚、个性、娱乐、应用”的元素相对不足。在iPhone推出的初期,诺基亚还有诸如N97、E72这样的经典高端手机与之抗衡。到iPhone 4和现在的iPhone 4S,诺基亚在高端市场完全没有可以匹敌的产品。如今,诺基亚要再次进入高端市场,任重而道。

另一方面,诺基亚“超值,耐用”的形象一直深受中低端市场的欢迎。根据11月15日Gartner的报告,虽然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不断走低,但在非智能手机领域,诺基亚还是霸主,出货量在8000万台左右。这部分诺基亚用户,大都集中在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按2年的更新周期,一旦这部分用户要更换手机,消费能力并不是很强,低价的智能手机是首选。

其次,诺基亚渠道建设也是唯“量”是图。以中国为例,苹果只有寥寥数家直营店,授权经销商也不过数百家。但是,诺基亚有上千家经销商。而且,近几年来,诺基亚手机采取“多头分销、密集零售、饱和压货”的渠道模式和政策,虽然短暂的拉动了销量,却极大的提高了经销商的库存。如果诺基亚想帮助经销商消耗库存,推出低价的智能手机是首选。

最后,Windows Phone的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诺基亚已经上了Windows的“贼船”,要想加快Windows Phone的普及,低价的智能手机是最佳的武器。Gartner的报告表明,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中,谷歌Android已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52 .5%。相比之下,微软Windows Phone仅为1.5%,为Anroid的1/35,苹果iOS的1/10。要在如此低的基数上迅速成长,低价智能手机是必然的出路。

目前看来,“农村包围城市”是诺基亚复兴的唯一出路。这一点,诺基亚CEO史蒂芬•埃洛普有清晰的认识,他也拟定了相似的计划:廉价出 售Windows Phone手机,在市场上取得立足点后,此后才会尝试提高利润率。从目前诺基亚已经推出的两款Windows Phone手机来看,270欧元和420欧元的价格远高于Android手机,竞争力并不大。如果不痛下决定,诺基亚的复兴之路将更加艰辛。

2011-11-16

文/叶小舟
刚刚以1851.76亿营业收入元荣膺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一名的华为,再次亮出了它的“獠牙”。11月14日,华为宣布,准备以5.3亿美元收购赛门铁克在合资公司华为赛门铁克中所持的49%股权。
五年前,华为出 售所持有的H3C 49%的股权,拿到了8.82亿美元的现金;而在五年之后,华为则准备以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赛门铁克所持有的华为赛门铁克49%的股份。这两次资本运作有何不同呢?笔者看来,前者是为了更专注目标,而后者是华为抢占“云计算”市场,成就信息化“头狼”的重要一环。
如果说,安全是打开“云计算”普及大门的钥匙,而专注安全领域的华赛将是华为抢占“云计算”高地的钥匙。收购华赛,华为就可以少交数年的“学费”。
“云计算”前景广阔,其核心的两点便是虚拟化与安全问题,后者更是“云计算”普及最大的阻碍,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给企业提供更简洁、可靠的“云计算”服务,包括IBM、HP、戴尔、思科在内的各大IT厂商都进行了一些纵向整合。但是纵观这些并购合作,普遍还是停留在IT基础设施的层面,在如何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较大不足。
作为2008年在香港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华赛主要提供创新的安全、存储与系统管理解决方案。它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华为飞速发展的基因,很短的时间就从一家不足800人的小公司快速扩张至超过4000人;与此同时,华赛快速积累了超过500项专利,产品已进入40个国家,并成功收纳了超过1000家企业级客户。收购这样一家有丰富的运营经验,有众多客户,有完善的软硬技术的企业,势必成为华为抢占“云计算”高地的强力助推器。
另一方面,收购华赛,也摆平了华为进军“云计算”技术门槛。众所周知,华为是一个“技术控”,在世界专利的申报数量名列前茅,目前更是拥有超过6.5万项专利。而华赛在“云计算”安全领域有众多的专利,都是对华为非常有价值的。只有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命运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

当然,收购华赛后,华为肯定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以华赛公司存储和安全产品作为一个突破口,实现从电信的“云”,向互联网的“云”飘移,在三网融合时代到来之后,成为行业信息化“头狼”。而“头狼”看上的“食物”,显然不可能让别分享,因此,收购也势在必行。
首先就是整合,虽然华赛曾是华为系的一部分,但是要真正成为华为的核心企业,华赛肯定需要适应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并没有多长;此外,华为的投入也是关键。“云计算”安全领域前景无限,前期的投入巨大,但市场的发酵酝酿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华为能否坚持住也是一个问题。

2011-11-11

在联想成功整合IBM PC部门之后,柳传志于2011年11月2日卸任董事长一职,结束了其在联想集团成功的“王者归来”之路。作为中国第一个成功走向国际化之路的IT企业的掌舵人,柳传志无疑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与传统IT产品相比,互联网产品可以利用虚拟的互联网无限传播,传播方式更为便捷,成本也相对较低,理应更容易进入国际化市场。而且,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也日渐成熟,产生了诸如腾讯、百度、阿里巴巴、新浪等诸多大型企业。在这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中国互联网迈入国际化的道路应该不难。但是,目前来看,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互联网企业非常少,成功的企业更是寥寥。

中国互联网受困国际化之路,固然存在语言不通、行业发展时间较短、高端人才贫乏等先天性的不足,但是,缺乏魄力,创新能力不足,行业恶性竞争是阻碍中国互联网国际化的罪魁祸首。如果中国互联网要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必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高瞻远瞩,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随着腾讯、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中国已经摆脱了靠完全复制美国互联网盈利模式发展的窘境。可以说,中国互联网已经有自己的模式出现,也已经具备了与美国互联网企业叫板的资本,具备了抢占国际市场的资本了。而在抢占国际市场的过程中,话语权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高瞻远瞩,积极争取国际话语权。

近日,有消息称腾讯旗下QQ电脑管家和QQ手机管家应邀参加2011年亚洲反病毒研究者协会第14届国际会议。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反恶意软件问题会议,AVAR大会邀请腾讯旗下两大安全产品同时参加,是对腾讯为PC和手机用户提供一站式安全服务能力的充分肯定。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腾讯将以白金赞助商的身份参与到AVAR2011,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自信的开始,也将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抢夺国际话语权的一个成功案例。

其次,加强研发,增强创新能力。苹果的强势,完全是因为其高人一筹的创新能力。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创新能力就更为重要了。只有创新,才能不断改善用户体验,黏住更大量的网友。一旦具备了不断的创新能力,中国互联网企业就能持续发展,中国互联网国际化之路也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此次受邀参展的QQ电脑管家具备强大的四核木马查杀功能,并给出智能安全解决方案,具备可靠、智能、高效等特性,在不到一年时间,就获得上亿用户的青睐。而腾讯在推出QQ手机管家的同时,在业内率先推出手机健康管理新理念。QQ手机管家的创新,也让其率先获得国际权威安全评测机构英国西海岸实验室(West Coast Labs)认证,更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获得超过3000万用户的认可。双“拳”出击,将开启腾讯国际化之路的新篇章。

最后,加强企业自律,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良性竞争,才能带来行业良性的发展,才能让企业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扎根中国,鸟瞰全球。

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并不平坦,目前成功的案例也不多,互联网行业更是如此。但是,因此而固步自封,死守中国区域,错失国际市场的机遇,势必成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大遗憾。要想成为全球顶尖的企业,必须要走向国际,哪怕这个步子慢一点,但一定要迈出去。

再出色的游戏,也敌不过时光的流逝,《传奇》如是,《魔兽世界》也如是。日前,暴雪发布财报,《魔兽世界》第三季度用户数量下降了80万,加上前2个季度的用户流失数,3个季度总计下降达170万,超过总玩家的10%以上。其中,损失的绝大部分用户都是在中国地区。按照这样的流失速度,加上引发的“蝴蝶效应”,《魔兽世界》“最后的晚餐”不会超过2年时间。

《魔兽世界》在2004年公测,引起了全世界游戏玩家的沸腾,迅速获得了上千万用户的青睐,在中国更是所向披靡,支撑起了九城公司的迅速崛起。7年过后,《魔兽世界》缘何以百万每年的速度流失玩家呢?

心不在“魔”的暴雪

《魔兽世界》玩家的流失,最需要负责的就是暴雪。过早的重心转移,让《魔兽世界》的创新能力日渐下降,被玩家抛弃是迟早的事情。

首先,暴雪已经不再全心打造《魔兽世界》了。面对这款已经有7年寿命的游戏,暴雪的热情已经褪去。现在,他们已经把目光转移到了《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这款游戏可能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正是预谋已久的重心转移,给《魔兽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其次,暴雪并没有在吸引新一代玩家的方向做出任何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魔兽世界》的初期玩家势必会不断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吸引新一代玩家的不断加入就尤为重要了。但是,在选择面更广的现在,新一代的玩家往往会选择更休闲快速娱乐的游戏,《魔兽世界》大型网络游戏的模式已经日渐落伍。同时,《魔兽世界》自身也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出努力,甚至还取消了副本刷牌子之类的“泡菜模式”,也是让休闲玩家失去刷普通副本的动力,进一步导致玩家的流失。

最后,贪婪的暴雪把《魔兽世界》作为自己的试验场,随意改变游戏体系,导致其游戏性不断下滑。因此,CTM版本游戏设计的问题频出,10/25人副本进度合并、随机系统的推出、pvp体系的不平衡等等,都引起了众多玩家的不满。

暴雪沉重的步伐,不断消磨其改正错误的时间。在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之后,暴雪为讨好亚洲玩家,特意在纪念嘉年华公布的《熊猫人之谜》(MOP)资料片,这也让玩家非常期待。但是,一直都对玩家非常傲慢的暴雪,在什么时候才能推出MOP呢?至少2个季度之后的事情了。

不思进取的网易

《魔兽世界》一直是国内最火爆的大型网络游戏,在国内的付费用户超过500万之众。网易在从九城手里抢到代理权之后,不管是在宣传层面,还是在服务层面,都没有太大的建树。尤其是国内网游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竞争日趋激烈,《魔兽世界》的运营和市场运作都相对滞后,怎么可能不日渐衰败呢?

攻城略地的手机游戏

时间“碎片化”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其结果导致了游戏细分市场的形成。一方面,玩家花费在打怪升级上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减少,大型网游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手机游戏更能适应时间“碎片化”,几乎是以翻着番儿的速度一路狂奔。移动数据分析公司Flurry发表的最新报表明,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游戏的收入,现在超过了任天堂和索尼便携游戏收入的总和,离网络游戏的距离并不遥远了。

小结:

《魔兽世界》不仅是要打怪升级,更多的是虚拟关系的纽带,是SNS的另一种形式。上百万玩家丢失,如果暴雪和网易不迅速觉醒,采取更多有效的应对措施,一旦在玩家群体中产生“蝴蝶效应”,《魔兽世界》在中国寿终正寝的日子也不远了。

2011-11-03

每次,苹果推出新品,中国大陆的用户就只能够翘着脖子,眼睁睁地看着很多欧美国家的人率先“吃饭”,包括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保加利亚、萨尔瓦多、危地马拉、马耳他、黑山等诸多经济不算发达国家,甚至包括希腊这样的正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的国家。此次iPhone 4S发售,中国不在首批发售国家名单中,甚至连第二批发售国家名单中都没入围,只能在最后“吃上饭”。

当然,有些有门路的人也会“暗度陈仓”,或南下香港,或远赴欧美抢购苹果的产品,形成了一股另类的海外抢购潮,iPhone 3GS的发售如是,iPad的发售如是,iPhone 4的发售如是,iPhone 4S的发售又如是。

对于这种现象,很多苹果粉丝和评论家美其名曰,“饥渴营销”。就是说,让我们这些苹果爱好者先“饿”着,然后就能卖出更多的产品。“饿”着,固然是件难受的事情,笔者可以忍受。但是,在“开饭”的时候,“饿”着的往往都是地位低下的人,何况是“饿”到最后的人。

或许有人会说,苹果iPhone 4S的生产能力有限,供过于求,所以会选择部分国家先行发布。这与传说中的“摇号”一样,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每次中国大陆都是最后才拿到苹果新产品的呢?按照排队顺序,也要轮到中国大陆了吧。

或许有人会说,苹果要按“江湖”地位来排序。这一点也靠不住呀,中国大陆在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名列前茅,据巴克莱资本证券最新分析,2012年智能手机在中国出货量可达1 亿部,到2014 年中国更将成为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市场。

或许有人会说,苹果要“论功行赏”,这就更靠不住了。中国已成为苹果全球第二大市场,给苹果总收入的贡献从2009年的2%到今年第四财年的16%。大摩指出,预计在三年之内,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苹果公司最大的市场,每年中国新增的销售收入将达到300亿美元。过不了几年,苹果的身价性命都要捏在大陆用户手中了,贡献不可谓不大。

苹果不仅在新产品发布的时候让众多大陆消费者“饿”着,而且服务态度也很不好。先是后院起火,包括可成科技在内的22家中国供应商被爆引发环境污染难题,排出的废气、废水等危险废物严重威胁村民的生命。对于“厨房”乱扔“垃圾”的事情,苹果很快“冷处理”掉了。

接着,多起苹果授权零售店出 售iPhone 4翻新机事件被曝光,实在让人气愤。这就好比饭店顾客太多,直接把别人吃过的“剩饭”再“炒”一下就端出来来招待顾客。而且,苹果在大陆一直缺“服务员”,一旦出现问题了,就是那几个熟悉的脸孔在发表着官方宣言。

此外,苹果让众多中国大陆“食客”从一个叫“移动”的小镇转到“联通”小镇等诸多小事就不追究了。

不管从“开饭”时间,还是“服务员”的态度,苹果都很不待见中国大陆的消费者,时不时还端出点“剩饭”来招待大家。这顿“嗟来之食”,不吃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