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舟
再过一周的时间,国内网游界最富盛名的会展“China Joy”又将开幕,在走过8年历程后,CJ与本质目的愈发渐行渐远,如今的CJ已经成为各个厂商ShowGirl和Cosplay女孩争奇斗艳的秀场。
虽然离CJ还有一周时间,不过各大厂商都热热闹闹宣布各自都将派出如何如何的华丽ShowGirl阵容,以达到“总有一款适合你”的目的,更有甚者像巨人网络一样,老早的就将自己要出场的ShowGirl在微博上打包一番,好像就在告诉参观者:“对,这就是我们China Joy派出的华丽丽的阵容。”这阵势就如同刚出炉的“超级女声”前十强正要进行网络拉票活动一样。且不调侃巨人了,其他包括盛大、完美、腾讯、久游等等,能数得上号的厂商老早就派人进驻上海瓜分ShowGirl资源。看看历届CJ,发现除了现场面够热闹、人够多、ShowGirl够撩人外,还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
游戏展会最早也是从国外传过来,看E3展和东京电玩展,个个都是美女打头阵后,国内的游戏会展业纷纷效仿,而这种做法也仅仅学到了皮毛而已。
不管是E3还是东京电玩展,都是各家游戏厂商将拿手戏展示的年度最佳时段,技术创新能力、重磅游戏作品、新机公布等等,每项举动都足以让玩家尖叫好一阵。例如今年E3展,任天堂的3DS、微软的感应装置、索尼的3D游戏等都是与会是一直伴随着下一年度的热门话题,而不像是ShowGirl一样热度稍纵即逝;另外,E3也是游戏制作人年度聚会的场所,媒体人同时可以和游戏制作人随意的交流,在这个展会中游戏制作人同样能够享受明星级的待遇。
做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展会China Joy,最理想的目的是能够探究游戏的本源,各厂商在此时刻将年度核心游戏信息、技术革新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及曝光,再不济就举办成一个游戏业内的大聚会。而现在的China Joy,除了ShowGirl以外,其他便是各各厂商领军人物的讲话,以及没完没了的峰会,其实都是空谈一下,回过头来大家继续该干嘛干嘛。对于游戏本身的不尊重,也使得China Joy显得肤浅。
对于,政府监管部门而言,则需要重新考量China Joy的溯源,游戏行业聚会的目的,同时,在政策制定方面多采纳玩家意见及尊重游戏本质。
文/叶小舟
1997年,《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发表在利方在线体育沙龙,成就了新浪网的盛名,为其日后成为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新浪的成功,正是抓住了中国队失利的重大事件,通过多方面营销,紧紧抓住了中国人的目光。
世界从来不缺乏大事件,而能否抓住大事件进行营销,已经成为门户类网站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而事件营销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多角度的事件报道,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和全新的互动工具来来吸引用户;另一方面,通过全方位营销来抓住客户,扩大网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日前,在南非举办的世界杯,吸引了全世界数十亿球迷的关注,成为全球瞩目的盛事,正是一个事件营销的绝佳机会。中国几家门户网站都在这次世界杯上用尽浑身解数,来赢取这场比赛的最终胜利,名人、球星和活动等手段层出不穷,让中国球迷很好的享受了这一次的饕餮盛宴。
从吸引用户角度来说,新浪网的世界杯专区的设立,《黄加李泡世界杯》的推出,都能较大程度的吸引用户的关注;而搜狐用美女主播点燃世界杯,更能吸引大部分男性球迷的眼球;腾讯网签约梅西和卡卡作为世界杯报道形象代言人,让人感叹其大手笔,对真正的球迷有着莫大的号召力。但是,不得不说,雅虎中国利用其多年积累的世界杯报道经验和广布全球的资源,做出了更丰富多彩的报道,更好的满足了球迷的需求,在世界杯报道中异军突起。据了解,世界杯期间,中国雅虎体育频道的平均日点击量接近5000万,与之前有了大幅提高,可见其吸引用户的成功。此外,雅虎中国打造的“64种锋芒”的赛程表,已经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世界杯对阵图,这也从一个方面反应了雅虎中国在世界杯报道中的巧思。
从营销角度来说,这次世界杯赚钱的大头,依然是新浪、搜狐这2大老牌门户网站。新浪拿下中国移动,搜狐拿下中国电信,获得了巨额的广告费。但是,我们看到,他们在营销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倒是中国雅虎的两个活动营销,给我留下了我深刻的印象。一个是淘宝商城世界杯频道。在世界杯期间,中国雅虎与淘宝网联合中央电视台共同经营淘宝商城世界杯频道–”品牌世界杯球迷狂欢城”,并每日推出1元秒杀,很好的扩大了网站的营销。另一个便是“粉丝世界杯”。它绝对是南非世界杯期间,所有门户网络中最具特色的一个专题。它将华语娱乐圈中32位极具影响力的明星分成8组,按照世界杯的赛程进行小组赛和淘汰赛。通过“粉丝世界杯”,娱乐明星们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人气较量,用户也有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聚集。其中,冠军赵薇的票数接近惊人的1亿票,人气可见一斑。
当然,“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门户网站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需要不断通过各种大事件,进行深入的事件营销,来聚集大量的网友和客户,在 “门户世界杯”冠军之争奠定胜利的基础。
文/叶小舟
20年前西太平洋一只蝴蝶煽动翅膀,足以引起20多年后国内一场海啸。只是20多年前一纸文凭,便能影响7月近两周媒体热度。
关于唐骏背景调查论证得太多太多,多说无益,我们是否该静下心来,抛开一切干扰因素来判断整件事情,我们先来定义两位主角的身份,唐骏,职业经理人,他自己也表示自己不是做科研的,而职业经理人的义务是为公司能够创造更大利益,良好运转公司便是成功。从他履历来看,他基本满足。
方舟子,要了解他还是要看他的履历,1985年毕业于云霄一中,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罗切斯特(Rochester)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是的,他是理应是一个科研人员,科研人员要做的是能够更多的科研成果来服务于社会,但在搜索中,他的打假案例远超学术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他获得了N多被认证学历又有什么用?说白了,研究难出名,打假出名易。
方舟子,一直在大举攻击中医,并称中医无效,且不谈其他,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里面的炎便是中国古代炎帝,炎帝尝百草,救助百姓是中医较早的雏形,不想论证他话是否有存真伪,但他对于中华文化的不认同由此可见。方舟子,学的是什么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他有学过中医么?没有就不要用自己有限的知识维度去看待别的知识领域,毕竟隔行如隔山。
回到唐骏事件,7月8日,方舟子微薄称:唐骏买的加州“西太平洋大学博士”文凭颁发日期为1995年4月13日,是去微软工作之后买的。芝加哥太阳时报报道,西太平洋大学在1994年被加州政府吊销营业执照,1996年才续了执照。唐骏刚好在该学校没有营业执照期间买了文凭。也就是说,唐骏的这张文凭不仅野鸡,而且非法。”
《新闻晨报》15日调查报道:“西太平洋大学服务”记录部门工作人员阿伦·贝克,在美国当地时间13日就唐骏“学历门”事件向晨报记者发来了一封长信。在信中,阿伦·贝克证实,唐骏的确是该校学生,同时他也证实西太平洋大学“的确没有教室”,该校的课程项目都是通过远程或网上教学完成的,因此“唐骏是通过远程教育获得博士学位的”。阿伦·贝克告诉记者,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已有近30年的“许可”史,被称为“文凭工厂”是不恰当的,“因为西太平洋大学加州分校有加州‘许可’,而这一切使得这个学校不可能成为‘文凭工厂’。”
从上可以看出,方舟子的调查本身漏洞百出,丝毫不深入、严谨,没追溯到责任人,仅凭只言片语不通过任何的辨证便随意下定义,这种粗浅调查根本成立不了证据,有的只是吸引眼球。
方舟子,爱找茬,我们就来看看他面对《法制晚报》一则细节,他称唐骏自传中80%都是假的,他这80%数字是从何而来?他有一一确凿调查过么?他有足够充分的证据么?是确切的80%?难道不是79%?79.9%?他是做科研的,理应知道科研的严谨性,不是一拍脑袋说一个数,当然他自己貌似给予自己更改内容的特权?回头说自己说的是“大部分是假的”,且不谈别的,我们就假设是记者理解错他的意思,但是他能够表示自己可以更改已经刊登的话语,就不允许别人更改?
当然,以上笔者也仅仅也只纯属“较真”似的举例,但指责某件事物的时候,一定要有充足的证据,即便是福尔摩斯,他也需要证据,而不是只靠单纯的推理。
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对于一本书咬文嚼字,对一个人的过去去咬文嚼字,如果这样做,任何一个人的自传都能够抓到瑕疵。谁没有过去?什么是真相?历史才是真相,历史永远需要后人做评价,而当下的人看不到都不是绝对的历史。成功只有搭配坎坷的经历才更显珍贵,硬生生告诉大家一个曾今的成功人士,曾在十几年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工程师,而且他还有一些如何如何的八卦,意义在何?
中国职场缺乏童话,而童话则是可以激励职场人,告诉我们未来是有希望、努力是有希望、生活是有希望。而当大家硬生生去揭童话,告诉我们白雪公主是并没中毒而是假死等待王子的亲吻;灰姑娘是故意留下水晶鞋让王子能够再次找到自己;童话所能传教的意义便荡然无存,童话永远是美好的集合,我们何必去深究其中的细节,它所能存在的意义不就是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依然拥有阳光。
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所身处的位置,了解生命的使命,唐骏在职业经理人方面已有做为,这样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