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舟
最近,两个具备魅力的女人事业抉择在财经、娱乐、媒体等诸多领域都引起了巨大震荡,这两个女人便是胡舒立及龙丹妮。对于前者来说,选择是迫于无奈;后者更多是被动接受,而对于盛大而言游戏已经不是唯一。
11月12日,腾讯第三季财报出来,近14亿的纯利让人乍舌,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能取代盛大获得网游企业的头把交椅,在盛大看来,似乎越来越不在意自己是否是网游企业的龙头老大,自从盛大入主华友世纪后,他便在原有的游戏、文学、在线三个儿子中又新添一个次子。
自从游戏上市后,在盛大看来,游戏已经算是成家立业了,虽然希望颇大的《永恒之塔》表现并不尽人意,不过其游戏地基好,不会因一款游戏给整体带来太大冲击。接下来考虑的便是文学和在线两个小儿子,可惜这两个业务似乎和大儿子走得太密切过于依赖,发育还未完全。在左思右想后,涉足娱乐行业吧。便上演了收购华友、湖南卫视联姻及力邀龙丹妮加盟这一幕幕。
从现在布局来看,腾讯保持着将互联网做到极致的心态,而盛大则在全娱乐领域寻求拓展,大家发展方向各不相同,相同的是游戏并不再是唯一。
为什么网游并不再是唯一呢?无外乎有三点,第一,从网游出生的时候便饱受争议,未成年人保护、暴力、犯罪、涉黄、网瘾等等一系列的困扰环绕在行业上空从未间断,近日又上升到新闻出版总署及文化部两个国家重要职能部门的位置,游戏行业虽然拥有丰厚利润,不过水太深。
其二,现在看来娱乐影音依然是占据非常庞大的用户量,而且娱乐影音在体系上相对健全,并没有像游戏行当那样怎么做都会遭致千夫所指。
其三,在盛大看来自己的目标是网游行业中的迪士尼,这个定义就很明确了,迪士尼是什么架构?在传统领域中他横跨了动画、影音、乐园、游戏等等一整条完整的产业链,曾经的朝阳产业——动画随时代的发展,已经失色不少。站盛大角度看来游戏是核心,做再好只能在一个领域做强,发展更多的业务链条才是做大的前提,毕竟把鸡蛋放很多篮子里比放一个篮子里风险小。
文/叶小舟
从2006年到2009年,3年时间,从小作坊到特种部队,360目前俨然成为行业内网络安全的一面旗帜,其产品也从最初木马专杀工具延伸到全方位防病毒体系。不过,真正令360崛起的原因,还是它的免费模式,这个推广策略直接让360迅速风靡,飞入寻常百姓家,市场覆盖率超过70%,用户数量超过2.5亿。
广受好评的木马专杀大全、防止账号密码被盗的保险箱、轻巧高效的安全浏览器、防患未然的ARP防火墙,这些功能最终汇聚成了360杀毒软件。有了自己的杀毒软件,但360依旧秉持着免费策略,无论是软件的激活、升级等都是终身免费的,这也是首款完全免费的杀毒软件。
从去年发布永久免费的杀毒软件开始,360就掀起了一波杀毒软件免费的热潮。对此,用户当然是举双手赞成,但业内竞争对手则争议不断。类似的价格战带来的是市场份额的争斗,于是瑞星、金山、卡巴斯基等厂商纷纷推出了有条件的免费杀毒版本。例如瑞星的杀毒软件可试用3个月,金山毒霸可使用 880小时。但尽管如此,瑞星仍表示,所谓真正彻底的免费“杀毒软件”是不存在的。
是不是真的不存在呢?今年9月29日,微软在全球同步推出免费安全套MSE (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的正式版,供其正版用户免费下载。微软免费的条件是正版用户才能使用,这无疑成为它反盗版使的一个手段。但是从它的策略上,显然也是顺应了免费的趋势。
杀毒软件每年10多亿的收费市场需求,引得无数厂商为之疯狂,Bitdefender、熊猫安全和Nod32等海外兵团也纷纷杀到。1个用户,10个品牌在抢,这种竞争已经白热化。在微软推免费MSE杀毒软件正式版之后,360安全中心10月20日高调发布了永久免费的360杀毒1.0正式版。同期,熊猫安全、瑞星和赛门铁克都相继发布了版本号为2010的新一代个人安全软件。上个月里弥漫着免费与收费的硝烟,到底谁会笑到最后呢?
未来的网络安全发展究竟是该成为用户的免费午餐?还是一分钱一分货呢?这就涉及到各大厂商对网络安全的定位,如果这是一项基础性服务,那么免费易于普及,自然也能得到广大网民的认同,培养较高的用户黏合度。特别是在国内这个盗版及山寨及其突出的环境中,与其出个产品被别人改头换面挂上绿色版的腰牌,还不如主动出击做让利消费者的老大。360这么做了,而且显然收效很大,能够形成行业风潮,这是符合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假如厂商的出发点不是用户需求而是贪图眼前利益,那么它一定做不长久。做搜索引擎的很多,为什么用户只选百度,除了技术因素,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界面是干净的,因为搜索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谁都知道凭借它的流量,在首页挂一个广告,费用肯定是天价,但是它不会这么做,因为有n多做搜索的,就是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结果本末倒置,落得身败名裂。
针对目前木马病毒满天飞的状况,360的免费杀毒无疑解决了用户渴望网络安全的基本需求,这才是它迅猛发展的原因。比起老牌厂商诺顿、卡巴、瑞星,它们先期抢占了山头,但是却固步自封,希望通过更新升级收费套牢用户,逐步扩张,坐地分账。这种稳定性如果建立在资源占有少、查杀速度快等技术支持的背景下,尚且可以显赫一时,但是随着“误杀门”等一系列负面消息的爆出,用户们都在一夜之间觉醒。有人甚至觉得,之前那些令自己前功尽弃的病毒,会不会是厂商监守自盗的结果呢?类似的疑问直接导致了用户的不信任,这种断裂使得相关厂商自吞苦果。与此同时,紧扣“云安全”特征推出免费杀毒软件的360异军突起,成为了用户崭新的首选。
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固步自封,难道未来网络安全市场都是各家厂商免费比拼武功的擂台吗?显然,这并不现实。企业需要生存、发展,人员、技术的更新完善也需要成本,如果产品不能带来收益,难道让这些厂商靠网站的广告苟活么?不可能。其次,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云安全”概念的杀毒软件原因只有一个:现在的病毒、木马呈现激增态势,而且各个用户遭遇的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过去的通杀模式就需要变革。所以,未来的网络安全个性化特征就会突出,针对这些受众的进一步要求,可以适当采取对应的收费策略,这样既保证了用户可以得到更加深度的保护服务,同时又可以为厂商赢得可观的收益。综上,这种免费+收费的组合拳模式,很可能成为未来网络安全行业的新风潮,过去那些一锤子买卖的方式,会越来越行不通的。
而且随着国内关于盗版以及传播盗版的法律健全,杀毒软件最终会被更加完整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所替代。
文/叶小舟
接近年关,如果要盘点今年IT十大事件,魔兽易主杀进前三强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原本以为魔兽上线,事情也该告一段落,没想事态又被宣炒起来。
人们总喜欢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召集暴雪、九城、网易、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玩家组成一个六方会谈,各自都有哪些苦衷呢?
站在暴雪立场,我有《魔兽世界》和之前合作对象合作时候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同时合同也到期了,也遇见心仪的目标网易,我换一个合作对象这个权利总有吧,怎么也没想会遇见如此大的阻力。
站九城立场,《魔兽世界》是由我带入中国市场的,500万的玩家也是我一点一滴积累的,虽然在运营过程中有些磕磕绊绊,但我终归能够在任期内为玩家奉献一款原汁原味的大作。对《魔兽世界》的过分投入,使得我不得不牺牲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终将《魔兽》培养成占据自身收入92%的庞大怪兽,加上这500万玩家,怎么能说说放弃就放弃。
站在网易立场,我和暴雪真的是相见恨晚,由我这边来运营我有自信可以运营的更好,我们有这样的实力和经验,我们想提高大家对于《魔兽》的体验。另外,暴雪实际上给予我的分成真的不高,再退一步来说,如果暴雪很满意九城不愿把《魔兽》交给我们运营,那我单方面再怎么情投意合棒打鸳鸯也打不散啊。
站在新闻出版总署立场,先说这样一个片段,在今年的Chinajoy上,寇晓伟司长将十年前他签署的《传奇》版号拿出来和业界分享的场面,但凡经历这十年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所动容,版署是看着中国网游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再到如今逐渐步入辉煌的,十年的感情,怎么能说不让我管就不让我管了。
站在文化部立场来看,作为部门职能来说,游戏如同影视行业,是文化产业,怎么说也轮不到以新闻出版为核心的职能部门来管,十年来我们一直忍气吞声,绝不是说现在看见了游戏如今蒸蒸日上的风貌,就想把游戏给抢过来归自己管,而为公众输出健康的文化产品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只是想在未来给予这部分更多关注,为大家弥补下之前的缺失。
只是一个游戏更换代理商这么简单的事情,如今事态完全变质,最受伤害的还是玩家。
商场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果再过十年后,六方能汇集一起提及魔兽易主的事情时会不会认为其实大家都没错,错就错在千万不要对一件事情太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