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舟
刚刚在上海闭幕的第七届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很热闹,即便九城、网易、暴雪三家公司再怎么闹腾,《魔兽世界》似乎也并没有成为受众的聚焦点,更多的人在回望中国网游十年的发展历程,玩家们已经从最初的普通游戏,上升到对于游戏的品质、游戏服务、游戏的安全等各个方面,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便是游戏的支付安全,毕竟这个是关乎玩家切身利益的。
今年ChinaJoy将第三方支付厂商环迅支付(IPS)作为组委会唯一指定的电子支付商,这无疑也在肯定第三方支付。7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网络游戏服务使用率为64.2%,用户规模达到2.17亿人,而这其中拥有15%以上的用户选择网上支付充值。
网络支付并不新鲜,加上国内互联网消费意识还有较大潜力可挖,未来网络支付也将会步入主流。网络支付的特点也日趋明显,首先,便捷支付,特别是针对网络游戏,很多玩家可能都会遇见这样的问题,游戏玩着玩着没有钱了,传统的销售方式无法第一时间完成交易,但是使用了网络支付便大大缩减了其中的时间,线上便可以完成交易。再次,网络支付的优惠性,如今的网络支付会附赠一些积分礼品等活动,这个是传统支付无法完成的。
另外,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很多人在担心网络支付会不会牵涉到安全性的问题,拿环讯支付做例子,到目前已经构建了一套以风险控制中心为主体,NetScreen硬件防火墙、MD5数字签名、SSL数字证书加密以及密码安全控件相结合的金融级安全控制体系。在今年,环迅支付独家推出“现场审核”政策,对于不良商户的引入起到了根本性的遏制作用,更加有效地保障了用户的支付安全。此外,环迅支付即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具备国际水准的更高级安全系统——AFS系统(神经网络模型),即反欺诈监控系统。
从玩家的角度讲,第三方支付能够解决玩家充值的问题,而从游戏厂商的角度来说,第三方支付还有另一层含义。今年6月份,文化部、商务部发出《关于加强网游游戏虚拟货币管理工作的通知》,在促进网络游戏产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于虚拟货币等的规范与监管,规范网络游戏市场经营秩序,维护、保障玩家利益得到保障。行业内各大企业均在第一时间积极响应。
游戏厂商和第三方支付合作可以有效的了解各数据库,通过整合营销,可以得到一些潜在用户以及游戏的交叉用户,这样使得新老玩家都可以有对于游戏的了解。
就网游方面来说,随着网游人数的持续增长,网游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不管是玩家和游戏厂商,对于第三方支付的使用也会日趋增加。而第三方支付的意义,即让玩家得到便利和安全,也让厂商能够互利共赢。
搜索引擎市场,百度,google,搜狗分列前三,但我如果说在某些方面搜狗比百度,google要强很多,估计没人会相信,但我相信,因为我亲身体验了!
搜狗作为后来者,要想在百度,google面前抢饭吃,必需拿出真本领才行,而搜狗的真本领就是把同样的产品做得更加专业,更加符合网民的使用;虽然没有百度,google的产品做得全,但正是这种专注的态度,才使得搜狗能一步步的蚕食百度,google的市场,使它们不敢小瞧这个矛头小伙子!
专注产品1:网页搜索;
网页搜索作为网民最常用的搜索,可以说其反应了搜索引擎的实力,虽然媒体总是把百度,Google,搜狗按照1,2,3进行排列,但纵观三大搜索引擎,其在网页搜索方面实力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热点事件里,搜狗的表现更好;
如我对当前热门的关键词“日全食”进行搜索,搜狗的结果要明显高于百度和google。
搜狗:20,694,432 个网页;google:15,900,000条;百度:2,460,000篇;
专注产品2:音乐搜索
音乐搜索可以说在搜索引擎的整个产品线中占重要位置,所以,各大搜索引擎都把音乐搜索当做重点产品来做,但通过对比测试三大搜索引擎在音乐搜索方面的表现,搜狗音乐搜索要明显好于百度mp3及google 音乐;
比如搜索汪峰的音乐,搜狗共搜到3403个结果,百度共搜到12200个结果,google共搜到47首;从结果上看,搜狗的结果少于百度,但明显高于Google;通过实际下载测试后发现,虽然百度数量较多,但百度的很多链接都是无效的,而且在重复歌曲也较多,相比之下搜狗的表现更好一些;
在专辑方面,搜狗支持整张专辑的试听及下载;百度只能试听整张专辑;google可以试听专辑,但不支持整张专辑下载;
在音乐产品设计上,搜狗音乐的UI及UE要明显好于百度及google,不但条理清晰,而且方便易用,可以说功夫下得很深,产品做得很细;
专注产品3:地图搜索
没有看见搜狗地图之前,我不知道什么叫完美!百度,google的地图我都用过,但与搜狗地图比起来,差距非常明显,比如以乘坐公交为例,搜狗的表现让人极为满意:
首先,多种乘坐方式选择;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搜狗做的非常棒,完全是从网民的乘车习惯上去设计产品,“较快捷,较经济,少换乘,少步行”四种方式选择完全满足人们的选择心理;
其次,多种换乘方案推荐;你可以按照方案上所标注的公里数来选择自己的最佳乘车路线,方案中还详细的标注了换乘公交路线,途经站台名称等,内容极为详细,方便网民查看;
最后,选择好乘车方案之后,在地图展示上会有很明显的线路标注,网民可以通过地图,直观的查看自己的路线;
通过以上对搜索引擎不同的三个产品对比测试,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屈居于第三位置,但搜狗在专项产品上的表现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这也从实际情况说明了搜狗要想抢占百度,Google的市场,只有把专项产品做精,做透,做出真正符合网民需求的产品才能真正的击败它们;
这就像当初的输入法一样,当人们认为输入法市场已经是微软拼音,拼音加加的天下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搜狗会推出如此优秀的输入法,以至于现在输入法的天下基本上属于搜狗的了,至今还没有人撼动!!
文/叶小舟
7月14日,据媒体报道,微软明年上半年会推出免费的基于Web版本的Office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及OneNote。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微软此举旨在加快追赶竞争对手Googl的步伐,后者在三年前就推出类似产品。作为一个旁观者,笔者仿佛看到,微软胖胖的手伸向了Google家的一颗果子–网络办公软件用户。
众所周知,新市场的开拓是非常困难的,那意味着要改变用户的使用习惯。像办公软件,大家一直都在PC上使用,这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2007年,Google推出了免费的Docs,肯定有部分用户会在利益的驱动下尝试使用。经过这2年多的耕耘,Docs也俘获了一部分用户的芳心。但是,当大家最熟知的Office免费的时候,失去价格优势的Docs还留下多少用户呢?
《PC World》杂志对微软刚刚推出的网络版Office 2010和Google Docs进行了全面对比,在6项指标对比,微软在外观和感觉、电子表格和字处理3项胜出,Google Docs有2项胜出分,包括协作和演讲稿。在微软Office优势,并且更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前提下, Google Docs要想翻身难度很大呀。
事实上,早在2005年前后,微软就不满足于做个“软件商人”,并下决心改变卖软件收费的传统赢利思路,全力向互联网广告方面发展。从推出个人主页、即时通讯等一系列免费服务,到收购hotmail,再到推出搜索引擎Bing(必应),微软为抢占互联网高地做出的努力可见一斑。
那么,微软为什么不抢在Google之前推出免费版Office呢?一方面,PC版Office利润巨大。有数据显示,2008年Office部门的营运利润为124亿美元,占该公司总营运利润的42%;另一面,网络办公软件市场还不成熟,用户习惯难以改变,盈利模式模糊。有Google投石问路,微软就可以在适当的时机跟进,再利用自身的优势抢占Google劳动成果。
微软将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免费Office软件,其实就是要摘取Google在网络办公软件的成果。如果能完全占领网络,加上自身在PC软件上的垄断,微软Office软件想网络化多一点,还是PC化多一点,就是利润和战略说了算了。
免费版Office的推出,就是微软抢占互联网高地决心的一次体现。在PC软件被微软压的抬不起头的民族企业,必须尽早发力,抢占互联网高地,这是目前最好的机会。
文/叶小舟
最近,在IT界有2个名字特别的热门,那就是“Bing”和“Chrome OS”。在大家异常关注的目光下成长起来的微软Bing和Google Chrome OS其实一对难兄难弟,一出生就要面对异常强大的对手。
在网络搜索市场,Google无疑是霸主。据ComScore qSearch的数据显示,2009年5月美国人在五大核心的搜索引擎上进行的搜索次数为143亿次。其中,三分之二(65%)的搜索是在谷歌搜索引擎上进行的。在如日中天的对手面前,微软Bing几乎没有什么胜利的机会。
而在操作系统市场,微软一统天下,有太多的英雄豪杰败倒在它的身前。据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统计,今年2月,微软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为89.37%,苹果为9.71%,Linux为0.89%,其它如FreeBSD、SunOS、OpenVMS均不到0.02%。前车可鉴,Chrome OS前途渺茫。
虽然是2个生于忧患的小家伙,但是他们的家长并没有轻视他们,反而是非常的重视。有人形容这是2个巨人正面交锋的开始。在这场搏斗中,双方都挥出了“重拳”。
在品牌的建设上,微软CEO鲍尔默为Bing批准了1亿美元的推广费用,并表示微软将在接下来的至少5年内每年向Bing投入5%至10%的运营利润。在微软的强势推广下,Bing的流量提升很快。据Compete.com称,Bing在6月份的访问量是4957万人次,这是微软正式推出Bing搜索引擎的第一个月。Bing的访问量就超过了Dig、Twitter和CNN等老牌网站。随着时间的推移,Bing的表现更值得期待。
而Chrome OS在Google的呵护下,选择了迂回的发展线路。Chrome OS首先会进军上网本市场,Google也拉来了包括惠普、联想、Acer等PC市场巨头的护法。尽管上网本在PC市场的总体销量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它却成为了PC行业的新宠,销售量不断攀升,正是Chrome OS发展良好的载体。一旦在上网本市场站稳脚跟,Chrome OS必将进军整个PC操作系统领域,动摇微软帝国的基础。
其实,说到底,微软Bing和Google Chrome OS,都是在其母公司在拥有巨大资金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在自身不擅长领域做的布局。虽然他们都很弱小,却都是公司发展战略的新核心;虽然他们生于忧患,却倾注了公司很多的心血;虽然不能断言,他们一定能撼动前任霸主的地位,但是,他们一定会拥有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成长,最后推动各自领域的发展和改变。
最后要说的,感谢微软、谷歌甚至那些默默奉献的IT企业,只因他们无数的产业革新,其中虽有质疑也有鲜花,但在他们这种愈挫愈勇的情况下,才使得我们当前的IT产业愈发缤纷绚丽。
文/叶小舟
从6月7日九城正式宣布停服到今天,我们已经离开《魔兽世界》整整31天了,这里是我们的升级的天堂,这里有我们的爱人,这里也有我们的兄弟。离开他们的日子里,我痛苦万分。可是,经过31天的煎熬,《魔兽世界》开服还是遥遥无期。我真想怒吼,到底是谁****让《魔兽世界》停服的。 ——一个《魔兽世界》玩家的痛苦告白
到底谁才是《魔兽世界》停服的罪魁祸首呢?很多砖家提出了各种说法,但笔者认为,如果追根溯源,《魔兽世界》的最大BOSS暴雪才是让其延迟这么久不开服的主因。
从接手到停服前,九城运营《魔兽世界》的时间超过了4年。在这4年多的时间里,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是,九城还是给众多中国玩家还是提供了稳定的游戏平台,用户数量也不断创新高。
可是,到2009年4月份,暴雪不管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还是为了打击其竞争对手,宣布放弃了跟9城的合作,选择了网易,从而注定《魔兽世界》在中国消失一段时日。
造成目前《魔兽世界》依然无法顺利开服,其实是有很多综合因素所决定的,不过主要无外乎两个主因:一方面,由于网易缺乏代理超大型网络游戏的经验,因此在接手《魔兽世界》的时候,不管是软件上,还是硬件上,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另一面,游戏转换运营商所需进行的重新审查发生难产,也导致了《魔兽世界》无法正常运营。这或许有9城诉讼的因素,但是,更可信的说法是因为网易合资公司的内幕被揭露导致审批延迟,这也是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这款游戏的易主之争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思考、国内游戏法律法规有所缺失。不过有趣的是,目前网易送审的还只是老版本的TBC版《魔兽世界》,可见等到WLK版《魔兽世界》上线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以上是目前最广泛的猜测,然而不难发现的是在两大猜测的背后,都有暴雪的身影。作为《魔兽世界》的开发者和拥有者,暴雪作在新的合作伙伴面前,仅仅是笑纳了其巨额的保证金,却没有提供相对应的支持和服务。从这一点上看,只怕连网易或许也被暴雪忽悠了一把。在这场博弈中,受伤最深的不是9城,不是网易,更不是暴雪,而是众多的国内《魔兽世界》的玩家。而酿成这一悲剧的祸根则是这次欠考虑的易主事件。
暴雪多年对于玩家立场的考虑似乎也逐渐变味,从前一阵《星际2》无局域网的设定就可见一二。所有游戏厂商亦或者优秀、亦或者劣迹,而它是否成功,收入水准只是一个硬指标,而使其提高收入的只有玩家,失去了玩家,等于失去了世界。可以想象,倘若《魔兽世界》并没有易主,或许大家现在仍旧沉浸在游戏中,而暴雪在魔兽易主的过程中,只关注了自身利益,对于中国玩家的考虑实在少之又少。
《魔兽世界》是暴雪的产品,众多玩家的金钱也大都掉入了暴雪的口袋。网易2008年陈述表显示,网易在近3年包括战网,《魔兽世界》等多项业务将为暴雪付出的费用已确定的为20亿5710万人民币。有玩家测算,20亿5710万人民币需有100万以上玩家在协议的3年里每天都必须玩至少4.1747小时,才能保证网易不亏本!可见暴雪通过《魔兽世界》易主将获的巨大获利。因此,作为产品的开发者和拥有者,暴雪有在中国挣大钱的权利,但同时也有为众多中国玩家做好服务的义务。此次《魔兽世界》停服如此长的时间,造成大批玩家的流失,虽然或许也有9城、网易两家代理公司的部分原因,但是,毫无疑问,罪魁祸首还是暴雪。
暴雪作为一家美国著名的游戏公司,对中国内地的游戏玩家并不厚道,每次《魔兽世界》版本升级的时候,内地都要比台湾都要晚开近半年。此次《魔兽世界》长时间的停服更是一个显著的体现。
网络游戏作为一个文化产业,现在越来越受到国家级层面的重视。而要解决网游代理所产生的后遗症,只能依靠本土网络游戏提高自主研发实力,能开发出更能适应中国玩家的网络游戏。这样,至少本土网络游戏公司不会歧视内地的游戏玩家。
文/叶小舟
距离Win7发布仅仅只剩下一个周的时间,微软也想借以Win7这个生于乱世的操作系统,来改变人们对于微软的印象,如同美国希望借奥巴马来改变世界的印象一样。低价、快速、免费升级、免费杀毒、不捆绑IE等等,微软为了Win7所作出的让步不可谓是用心良苦,这要放在5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即便这样人们似乎也没有曾今的那份狂热,是消费者成熟了还是微软成熟了?
不知道vista给大家印象太坏还是XP给大家印象太好,人们始终无法从vista的阴影中走出来,援引美国科技网站TechRepublic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美国企业用户中,96%的IT部门仍在运行微软Windows XP操作系统,但仅45%企业IT部门主管表示,近期内自己所在企业将向Win7操作系统升级,43%表示仍将继续使用XP。可以发现,人们对于Windows这个平台并非不认可,至少XP给受众的印象是健康的,微软在Win7所做的种种妥协哪怕只恢复到XP时代就足以达标,而仅仅只是这样对于微软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不可否认的是Win7的确变低调务实了,而造成没有大部分师兄们那样有人气,无外乎有三种原因:其一,Win7的众师兄众例如XP,已经足以应付当前的办公娱乐,想用Win7大部分可能来自于尝鲜的用户,而并非被Win7某种功能所吸引的;其二,vista已经让Windows的品牌元气大伤,哪怕它曾经看似如此具有革命性;其三,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相比,操作系统所带来的改变已经很难让人惊喜。
世界已经改变,谷歌每日嚷嚷着那片看似飘渺云计算,火狐只要见到IE哪怕0.001%下跌的市场份额而欣喜若狂,苹果则在病魔环绕下的乔布斯手中重现活力。虽然摩根斯坦利调高了明年PC的出货量,将原因归结为Win7的出现,不过人们对于Win7的态度还是持保留态度。
Win7的上位,与其说是操作系统的更新换代,不如说是微软想重新挽回Windows形象而下的一步棋,不过Win7即便作出很多让步,却如同他的师兄们一样,依然无法改变革新缓慢的诟病,相比拥有互联网烙印的奥巴马对美国的意义来说,Win7想要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要做得还有很多,微软所要面临的则不止放下高高在上的态度,而需要面对竞争,修补关系。
文/叶小舟
上周四,安全软件市场传出一个震撼的消息,国内老牌杀毒软件厂商金山正式宣布与国内使用量最大的免费安全平台360安全中心展开深入合作。360将向2亿安全卫士用户推荐金山提供的金山毒霸360定制版杀毒软件,而金山毒霸将在其官网向用户推荐360金山定制版安全浏览器。
一直以来,国内安全软件厂商硝烟弥漫,金山、江民、瑞星三大老牌杀毒软件厂商加上360安全卫士竞争激烈。整个市场好似一桌麻将,4巨头都看着上家,防着下家,盯着对家。此次,360首度牵手本土软件厂商—金山毒霸,难道想把“麻将”变成“双升”吗?
一、从运营角度来说,金山毒霸和360是双赢。金山虽然拥有诸多不错产品,但再好的产品也需要不断的拓展销售渠道。而360虽然坐拥近2亿用户,但没找到合适的盈利方式。在共同的目标下,金山和360走到了一起,有效的进行了资源整合,是运营上的一次双赢。
金山毒霸这边,不仅把店面开到了网络平台,而且是一个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平台。这不仅带动自身产品的销量,也能更好的推广自身的品牌。
360这边,主要靠免费平台聚集用户。跟金山的合作,一方面能丰富其平台的销售产品,提升销量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金山的合作,也可以利用其固有的渠道,也能加深其线下的影响力,拓展更多的用户,做到更强更大。
二、从战略角度来说,金山毒霸与360是郎情妾意。金山毒霸在2005年就提出了互联网战略,并先后与腾讯、百度、MSN 等互联网企业进行了合作,推出了包括百度安全中心、MSN保护盾等产品。本次与360安全卫士合作,可以说是其互联网战略的一个延伸。
而360卫士这边,按照周鸿祎的哲学,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所以,与金山毒霸合作是符合其战略方针的。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金山毒霸跟360卫士就厂商与渠道的关系,不存在核心利益的冲突,所以这次合作不管从运营上来说,还是从战略角度来说,都是水到渠成的。相对于各自为战的江民和瑞星,360卫士和金山毒霸率先把“麻将”变成了“双升”,无疑是走在了市场的前列。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双赢”的光环下,也笼罩着很多的阴影。
对金山毒霸来说,如果想从360的柜台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网友的认可,还需要不断的推陈出新。
360卫士利用其安全平台,做起了杀毒软件的推销商,这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360卫士如果想要做强做大,如何跨过盗版软件这道坎将是其最大的挑战。
文/叶小舟
近日,主管《星际争霸2》游戏设计的暴雪高级副总裁Rob Pardo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没有任何支持局域网的计划。”并且他还表明了暴雪的观点:今后也不会考虑为《星际2》加入局域网联机功能。
这一番话证实了大家此前的猜测,让很多玩家觉得不可接受和愤怒不解。在某门户网站的调查中, 84.37%的网友表示不满意暴雪屏蔽《星际争霸2》局域网模式,77.62%表示不会去暴雪战网玩《星际争霸2》。
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一款竞技游戏,《星际争霸》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各个学校、公司、网吧的局域网上,随处可见它的身影。作为其升级产品,《星际争霸2》却屏蔽了局域网模式,给其它游戏抢占市场的机会,可谓自断后路。这让笔者联想到了微软,同样作为升级版,Windows Vista在推出的3年时间里,市场占有率仍远不到其上一代产品Windows XP的一半。那么,暴雪是否会重蹈覆辙呢?笔者认为,这取决于四个方面。
一、《星际争霸2》的可玩性,这是其核心竞争力。目前,经过几次的试玩,有玩家对游戏的平衡性提出了一些疑虑。此外,从《星际》的2D画面跳到《星际2》的3D画面,老的玩家是否能很好的适应,这都是对暴雪的挑战。
二、《星际争霸2》对硬件的要求。Windows Vista的功能、画面和安全性都比Windows XP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最后没有获得用户的认可,很大原因是因为其对硬件要求的过高。如果《星际争霸2》对硬件的要求比较苛刻,肯定会削弱其市场竞争力,进而丢失不少玩家,影响其市场占有率。
三、《星际争霸2》的发行价格,这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中国,民众都习惯了5块钱一张盘的日子。虽然大家的收入不断提升,但是,对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的投入肯定会有限的。如果,《星际争霸2》的发行价格超出了大家的心理底线,那么毫无疑问会重蹈Windows Vista的覆辙,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四、《星际争霸2》的服务,这是留住用户的基础。此次,暴雪首度将其某款对战游戏限定在了自身的战网服务上。对于即将涌入其战网的庞大用户基数,暴雪又做好了哪些准备,他们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关系到是否能留着玩家的基础。只有留住第一批用户群,《星际争霸2》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星际争霸2》屏蔽其局域网模式是一招险棋,只要以上4个方面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星际争霸2》重蹈Windows Vista的覆辙,毕竟,跟《星际争霸2》竞争的不光有《魔兽争霸》等其它竞技游戏,其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还是它的前身–《星际争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