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小舟
电脑下乡政府补贴13%,消息一出国内叫得上名的叫不上名的PC厂商均跃跃欲试,用同样的价格即能扩大电脑普及度又可以占领中国最大市场——农村市场,谁不乐意?不过在电脑下乡的“光环”下,众多厂商都需要冷静的考虑下如何去将PC真正推广至农村,倘若仅仅为短期的利益争夺,往往会造成政府积极,厂商热忱,真正的农民两手空空的局面。
要做到真正为农民着想要做到什么呢?首先,厂商应该对当地乡镇有一个系统的市场调查,有多少人有购买电脑的意向?他们的年龄阶层如何?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在未来在当地是否开专卖店还是仅仅需要一个推广专员,了解市场才能不用盲目投资,而政府也应该协助厂商完成这一类的调研,目的是为了更加精准的定位。
再者,配套设施建设,农民需要电脑来干什么?农民对于电脑知识的认知如何?如果我是一个农民,我会觉得电脑是个很高科技的东西,但仅仅是把电脑买回来,又不能上网,又没有相关农业学习的视频资料,那对于收入原本微薄的我来说电脑仅仅是个花瓶。电脑下乡配套设施应该齐全,相关软件、宽带,甚至有关电脑知识培训这些都是有必要的。
另外,营销方式的变化,毕竟要将电脑买进乡村,不比传统在一、二线市场那样,多开店面、多做活动就可以达成的。农民接受事物的方式可能不禁相同,要想和农民打交道,要先和当地乡政府打好关系,利用好这层关系,可以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来召集农民,一起参与电脑知识培训,而再其中宣传电脑,强调13%的优惠,来促进电脑在农民中的认知。
最后一条,售后服务要跟上,这方面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都觉得有些麻烦,如果在一个相当偏僻的地方有一个用户遇见问题怎么解决?不会是让他跋山涉水的将电脑扛到镇上的邮局,然后返还给厂商,厂商修理好后再邮寄给当地邮局,然后他再跋山涉水的把电脑扛回来。光想想这些画面都觉得折腾,一旦遇见问题,特别对于农民的问题一定要拥有足够的意识,而能做的无外乎多设点,利用县、镇相关网点,就近解决的方式。
多说一句,政策上是为农民优惠了13%,但很不希望这仅仅是一纸空文,如何以最快速便捷的方式将优惠措施落实也可以不用招致更多受众的反感。
好了,电脑下乡实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仅能够提高内需,也为已经在一、二级市场饱和,三、四级市场竞争激烈的电脑厂商打开一扇开阔的窗户。在每步落实的时候,多给自己打个比喻,如果我是一个农民,需要何种电脑?或许你可以找到答案。